为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决定,自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扫黄打非 净网2014”专项行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1日在京召开中央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负责人座谈会,就各网站自查自纠进展情况及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进行讨论。座谈会上,各网站负责人踊跃发言,一致认为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是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同时一致承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越红线,严守底线,不为淫秽色情信息提供渠道和空间,不要“带脏”的浏览量和点击率。
国家网信办专职副主任任贤良强调,中央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必须自觉承担起“切断黄瘤”的责任。不仅要作出承诺,更要践行承诺。各网站要总结经验,按照对涉黄信息零容忍的标准,制定具体措施,持续开展自查自纠,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国家网信办也将强化督促检查,加强管理和惩治,让网络空间真正清朗起来。
相关评论
@交响乐22: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是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同时一致承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越红线,严守底线,不为淫秽色情信息提供渠道和空间,不要"带脏"的浏览量和点击率。(人民网)
“病态”的点击率、带“脏”的浏览量折射出我国网络发展的一些误区。既反映出网络监管的缺位和网络立法的缺失,也反映出网站病态发展的不良动机,即便以低速、下流换得来点击率和浏览量的“高大上”,但这种短暂的所谓发展必定不能长久。(中国经济网,杨柳)
网络淫秽信息是一颗毒瘤,不仅会败坏社会风气,更会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不及早“摘除”、严厉打击,恐有促使精神文明建设“癌变”的可能。(荆楚网)
模拟题
最近国家四部委开展了互联网淫秽色情的专项整治活动,针对这一举措,绝大多数人拍手叫好,但也些别样声音,担心运动式的执法会危害互联网的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近年来,由于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屡禁不止、屡打不绝,淫秽色情等与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和道德意识相悖的文化垃圾已被人们称为“黄毒”,变成了社会一大公害。这些网络信息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诱发多种违法犯罪,社会各界对此深恶痛绝。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些互联网网站和一些不法分子,缺乏法制意识,缺乏社会道德,盲目追求点击率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大肆制造,传播,一些低俗,下流的文章,视频等。这是网络色情的源头。
第二,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论坛、社区及聊天工具的不断出现,给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给监管造成极大的困难。
第三,一些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不规范,甚至参与网络色情传播的利益分成,使网络色情更加泛滥。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网络用户,网络能够给人民群众传输什么样的信息流、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流行什么样的真善美、宣扬什么样的时代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的流淌,更是让社会系统高效运转、社会秩序正常运作的舆论根基和精神命脉。此次“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就是通过积极回应社会重大关切问题、协调多重社会力量行动,体民之所需、想民之所愿,态度鲜明、措施有力地依法打击网络色情行动。
但是,要想根治网络色情活动,单靠这种运动式的执法是不行的,必须对网络“扫黄”进行综合治理,探寻长效的机制。
第一,加强网络监管,对制造,传播色情文化的企业和个人坚决打击,遏制住色情文化泛滥的势头。第二,开展行业自律活动。相关互谅网企业和个人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要为了经济利益丧失原则,要大力开张自查自纠活动。第三,斩断互联网色情活动的利益链条。对于相关的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国家的监管要到位。运营商自己也应该加大相应的监管责任,根据有关行政法规,对于有关不良信息要及时删除。